中共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关于十三届市委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来源:阳泉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4-11-22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3年7月21日至9月8日,市委第六巡察组对市农业农村局党组进行了专项巡察。2023年11月20日,巡察组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整体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坚决扛起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主体责任,把巡察问题整改作为检验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成立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切实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透彻剖析问题根源,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巡察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明确目标措施,全面安排部署。对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照单全收、坚决落实。局班子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对照问题,逐条讨论研究、剖析根源,细化整改措施。制定《关于市委第六巡察组乡村振兴领域专项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清单”,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到位。  

(三)坚持以上率下,系统跟进落实。党组书记、局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以上率下,主动担当,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对分管领域整改工作的督促把关,具体责任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系统构建了“党组领导、分管主责、科室主抓、条块联动、监督跟进”的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抓紧抓实专项整改。  

二、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国家、省、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为重点,采取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三农”大讲堂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截至2024年9月,累计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0次、专题研讨6次、“三农”大讲堂32次。开展“走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阳泉路径”专题研讨,对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分析研判,寻找解决路径、方法,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  

(二)认真履行统筹协调工作职能。推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健全议事协调、督查考核等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今年以来召开3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针对机构调整造成的工作力量相对不足,明确全局“一盘棋”,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承担巩固衔接工作。针对驻村帮扶管理不到位,进一步优化驻村帮扶工作日常管理,开展电话抽查20余次,暗访抽查34个村,驻村干部在岗率95%以上。  

(三)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把抓牢粮食安全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2023年,全市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状。守牢耕地105.2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95.13万亩的“保护红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3.11万亩,比上年增加0.46万亩,粮食总产量4.76亿斤,增产0.6%。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3.5万亩,比上年增长0.5%。二是着力提升粮食单产。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提高单产上,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发布适宜我市种植的玉米、谷子、大豆、马铃薯、红薯等农业生产主推品种,建设玉米有机旱作生产基地2万亩,推广大豆种植2.13万亩,油料种植3400亩,完成吨粮田创建5万亩。三是着力提升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有力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6.02万亩,完成率58.1%,其中,2023年项目2.92万亩,完成率100%;2024年项目3.1万亩,完成率42.1%。完成农村撂荒地整治8000亩。  

(四)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巩固衔接各项决策部署,在守牢底线上下功夫,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抓实政策落实,11.08万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或实现送教上门,121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脱贫人口医保参保率100%,农村低收入人口住院就医1.4万人次、减负1.03亿元,“三重保障”综合报销比例达88.70%。在产业帮扶上下功夫,76个脱贫村及低收入村实现产业全覆盖。积极探索“庭院+”模式,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23年发展庭院经济7000户,2024年预计发展庭院经济5000户。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初步测算完成12062元,稳定实现“两个高于”。  

(五)着力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将发展富硒农业产业作为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锚定打造全国硒资源变硒产业样板区目标,搭建起“研究院+生产地+产业园+集散区”产学研联动、产加销贯通、多业态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架构。举办阳泉市富硒农产品北京发布会暨全产业链招商会,发布“阳泉硒品”区域公用品牌,山西东大土壤科技公司落户阳泉,开通“阳泉硒品”直播间,制定发布富硒生产地方标准6项,2023年富硒产业实现“五个翻番”,富硒农产品种类拓展到14类,基地规模增加到5.1万亩,经营主体发展到210个,产品认证达到136个,产业产值达到7.2亿元,富硒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2%。  

(六)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相关制度的落实,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听民意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坚持将问题排查与政策落实、问题整改同步进行、一体推进,围绕解决纳入不及时、帮扶不精准的问题,着力推进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一是规范工作流程。起草《阳泉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规程》,优化纳入流程,推行村级公示和乡镇核查同步开展,简化县级审定环节,提升工作效率,2024年以来,全市新纳入监测对象221户487人。二是畅通申报渠道。明晰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3种方式,强化部门协作,按月定期比对筛查数据。今年以来,推送预警信息2.6万条,开展部门间工作对接2次,核实农户13479户17477人。三是提升帮扶质效。逐户核实帮扶措施,确保应帮尽帮。截至目前,监测对象享受帮扶措施4110条,户均享受3.2条,比年初增加0.2条;全市两年以上未消除监测对象占比比年初下降10个百分点。  

(七)加强衔接资金规范管理。强化部门联动。不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会同财政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调度,确保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与财政资金直达系统资金支出进度和数据保持一致,并达到全省序时进度和全省平均水平要求,截至9月底,全市落实下拨四级衔接资金15804万元,支出12185.7万元,支出率77.1%,各县区四级资金支出进度均达序时进度要求。二是规范衔接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山西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执行,坚决杜绝负面清单事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三是做好绩效评价。配合市财政局开展2023年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对评价反馈的7个共性问题和12个个性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措施,推动整改落实,不断提升衔接资金绩效。四是规范小额信贷,严格用途管控,全市小额信贷总额1153万元,惠及232户,小额信贷逾期率低于国家要求的1%。  

(八)着力提升项目监管效能。一是持续纠治突出问题,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大力查纠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突出问题,着力堵塞制度漏洞,排查整改乡村振兴项目问题95个,建章立制3个。郊区西南舁乡代家庄村110个水冲厕所和咀子上村90个水冲厕所通过安装电热板有效解决冻结问题。平定县柏井镇东山村鹅产品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通过纠正实现规范管理。二是强化项目全过程监管。规范项目入库,印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和项目相关政策文件汇编》,指导县区科学谋划项目,加强论证研究,2024年,储备巩固衔接项目703个。规范公告公示。组织县区对年度项目库、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实施计划、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公告公示,对公告公示内容不齐全、公告公示补充较多、公告公示信息不准确、发文名称不规范、发文编号不规范、公告公示链接有问题等六方面问题进行整改规范。规范项目验收,建立完善项目验收机制,规范验收形式。指导盂县、矿区制定出台项目验收办法,进一步明确验收主体、验收方式、分类验收等内容。三是分类推进帮扶产业发展。精准选择产业方向,着重考虑产出的效率和效果,加大特色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中衔接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变更经营主体、调整用途等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持续做好盘活类产业项目,目前,全市盘活类项目41个,已盘活36个,盘活率提高至87.8%。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实施的391个项目全部开工,平定县岔口乡红育口村银耳种植、盂县南娄镇陈家沟村集体光伏等项目实现完工。  

(九)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农办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推动县委书记、行业部门、驻村干部“三支力量”全力抓好任务落实。市级建立双周调度、逐月通报工作机制,围绕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要指标,定期分析研判、定期查找短板、定期交办督促。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大比拼、成效大提升”活动,组织10个重点乡镇进行同台展示,以考促学、以评促干,全面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压实行业部门主体责任,印发《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常态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不断提升“三保障”、饮水安全、兜底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工作检查,持续开展跟踪指导,严督实导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优化驻村帮扶日常管理,细化帮扶工作内容,压实帮扶工作责任,完善考核监督、激励约束机制,一年来,约谈帮扶单位6个,约谈市派驻村干部9人、县派14人,召回县派驻村干部5人。  

(十)不断补齐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短板。一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制定出台《关于学习践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四区五类双百”实施路径。二是加快推进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市直各部门全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泉境内主线贯通,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7.9%。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现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626个。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87%的行政村建有日间照料中心,特困失能老年人有入住敬老院需求的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加强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试点成果运用,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工作流程20大类9800余条,权力清单运行率达到94%以上。三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万吨,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3887吨,拆除废弃建筑、残垣断壁405处,村庄环境卫生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以转变群众用厕习惯、提升改厕质效为导向,持续开展户厕改造问题排查整改“回头看”。2024年以来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780户,629户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市县组织开展技术服务124次,培训乡村改厕“明白人”174人,发放改厕“明白卡”1万余份,农户户厕改造质效明显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十一)强化惠农帮扶政策落实。着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1057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8%。培育就业帮扶车间35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331人。规范稳岗补助和交通补贴发放,截至9月底,已落实交通补贴4632人,发放198.28万元,发放率93.1%;发放稳岗补助130.92万元,惠及1091人。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安排563名脱贫人口从事卫生保洁员、电站管护员、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就业。着力做好农业科技技术培训服务,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等146场次,受众6700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服务新型经营主体543个次,农户6075户,解决农业生产难题103个。着力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按月下发工作提醒函,从亮明身份、入户走访做起,督促驻村干部建立完善年度帮扶计划、务工就业、问题排查、产业项目四本台账,不断提升驻村干部能力素质。全市驻村干部在岗率95%以上,累计走访农户11.5万户次,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40个。2023年,各帮扶单位实施万元以上帮扶项目48个,投入帮扶资金359万元,引进帮扶资金852万元,完成消费帮扶617.20万元。  

(十二)全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把国考省考反馈问题、市县自查问题、巡察督导审计发现问题、信访群众举报问题统筹起来,一体抓好整改落实。市级印发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研究安排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截至8月底,排查发现问题163个,全部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完成问题整改。坚持把指导跟进作为提升整改效果的重要措施,对整改不到位、不彻底的限期整改,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数字整改、敷衍整改、报告整改。目前,已组织力量实地核查整改落实情况11次,召开分析研判会3次,力争做到整改后问题不反弹、同类型问题不反复、新问题不发生。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将继续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问题整改新举措促进全市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以巡察整改新成效带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上水平。  

(一)抓好责任落实,持续常态整改。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察整改工作紧抓不放。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举一反三持续抓好整改落实,把问题常态排查整改同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干部改进作风、完善履职的强大动力,以高标准、高质量整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坚持举一反三,正确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操作执行与建章立制的关系,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提升效率。对整改工作中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坚决抓好落实,确保真正发挥作用。对需要重新修订的制度,及时更正完善,堵塞制度漏洞;对不科学、不健全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加快建立长效制度体系,切实形成一套以制度管人管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三)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成果运用。坚持把巡察整改成果运用与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紧密结合,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单位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3308016 2299222

电子邮箱:yqswxxb@163.com

通讯地址:阳泉市城区南大街197号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中共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

2024年10月25日